首页 >  哮喘联盟 >  动态新闻 > 正文

周新:“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哮喘管理有据可依

2018/04/28

为了促进我国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探索患者自我管理的路径和方法,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周新教授解释“哮喘防治结合,治疗和管理并重,医患联合可最大限度控制哮喘,降低发病带来的负担”。

规范化哮喘自我管理意义重大: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患者气道炎症,改善哮喘控制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个人经济负担;减少所有机型事件的发生,包括急性加重、急诊就诊及住院等;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规范化尤其适用于下列患者:症状和肺功能评分较大、曾因哮喘发作而急诊就医以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缺乏恰当的认知。

哮喘长期管理的目标包括:⑴达到良好的症状控制〔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20分〕,并维持正常活动水平;⑵最大程度减少哮喘发作、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内容:哮喘是可治疗的呼吸道慢性疾病,掌握哮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至关重要。哮喘自我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哮喘自我管理相关的健康教育、哮喘自我管理的工具、哮喘急性发作先兆的识别和处理3个方面。

哮喘患者应该学会的自我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认识到哮喘是可治疗的慢性疾病;能够准确描述哮喘及其治疗方法;主动参与哮喘的控制和管理;知晓哮喘发作的诱发因素;知晓避免或减少接触发作因素的措施;能够描述哮喘发作的症状和体征;能够制定就诊计划,理解定期随访的重要性;能够依从医嘱的具体方案;掌握正确的药物吸入方法,特别是干粉吸入粉剂、定量气雾剂、储雾罐、雾化器等吸入装置;针对不同状况采取恰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针对日常治疗和急性发作选择合适的医疗资源;记录哮喘相关的症状和客观测量指标;识别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熟练使用哮喘自我管理工具(如哮喘日记和哮喘行动计划等)

提倡患者自我管理,旨在普及患者的疾病防治知识,落实到日常行动计划,配合积极就医,自我突发情况的处理,能极大限度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虽然目前临床推广共识将会面临一些挑战,如基层医疗机构条件设备相对较差,没有足够的人员和时间开展患者自我管理的健康教育,同时也会存在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经济条件限制、对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等问题而不能坚持开展自我管理。但随着移动管理工具的普及,政府及医疗机构对慢性管理的不断重视,社区、媒体、患者等全社会共同参与,必定能推动哮喘患者自我管理的普及,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来提高我国哮喘的总体控制率。
 




(华子)


上一篇: 殷凯生:哮喘常见误区及对策
下一篇: 哮喘诊治谱新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