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哮喘联盟 >  动态新闻 > 正文

【探求临床价值,重塑评价标准】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系列工作会议在绍兴圆满召开

2020/08/13

   2020年8月1日-2日,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会在绍兴圆满召,会议邀请了《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课题组首席专家高学敏教授,中国中药协会王桂华秘书长,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增涛教授、林江涛教授,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洪春教授、林琳教授、李泽庚教授、柏正平教授、李素云教授、姜淑娟教授、李磊主任,以及王真教授、黄茂教授、薛汉荣教授、史利卿教授、苗青教授、谢华教授、杨冬教授、胡思源教授、朱振刚教授、于文成教授、蒋毅教授、马战平教授、薛晓明教授等专家共同与会。

   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孙增涛教授、林江涛教授、张洪春教授、文富强教授等中西医大专家的引领下,在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的临床指南研究、合理用药宣讲、新药研发、上市后再评价、基础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助力中成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发展,促进中西融合,探求药物临床价值,重塑评价标准。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课题工作会

   8月1日下午首先召开《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课题工作会,高学敏教授在会上讲话指出《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国中药协会承担的标准化项目,呼吸专委会承担了成人流感、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三个优势病种的课题。其中《中成药治疗成人流感临床应用指南》初稿已完成并受到国际高影响因子期刊约稿,这将会是中医药指南发展史上又一里程碑,《中成药治疗哮喘/慢阻肺临床应用指南》也有望在今年发布。本次工作会围绕课题《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中期研究结果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并最终形成下步具体工作共识。



中国中药协会药物研究评价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高学敏教授讲话

   为践行专委会为产品、企业、行业服务的宗旨,会议期间组织了江苏康缘药业呼吸系统产品麻杏止哮颗粒Ⅱ期临床试验研究者会和杏贝止咳颗粒临床研究方案论证暨启动会。麻杏止哮颗粒是江苏康缘药业致力于哮喘领域的中成药创新药,本次麻杏止哮颗粒的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由中日友好医院林江涛教授带领启动,探寻麻杏止哮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最优剂量以及有效性、安全性。



麻杏止哮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Ⅱ期临床试验研究者会

   杏贝止咳颗粒已上市多年,呼吸专委会临床中西医专家根据产品组方特点、临床用药经验为产品进行顶层设计,认为杏贝止咳颗粒在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定位上具有优势,本次研究由广东省中医院林琳教授牵头,为杏贝止咳颗粒上市后再评价寻找新的方向。



杏贝止咳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风热犯肺证)临床研究方案论证暨启动会





其他与会专家

   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坚守岗位,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使我国抗疫取得显著成效,为世界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由中国中药协会主办,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药协会药物研究评价技术中心承办的”中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临床价值研讨高峰论坛”于2020年5月15-16日在天津召开。会上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做“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冠肺炎”专题报告。




大会特邀嘉宾张伯礼院士作报告

   中国中药协会受国家卫健委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委托,由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承担,总结本次抗疫临床医师用药经验,制定《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本共识为理清中成药防治疫情的可能机理和最佳介入时机,运用专家共识法,较为全面阐释中成药防治COVID-19的优势价值,指导临床医师安全、合理使用中成药,以期对国外疫情国家或地区患者的中医药治疗以及今后国内疫情常态下防控的临床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工作会

   中国中药协会呼吸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下半年工作规划:1、完成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资助的《中成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共识》的编撰与发布;2、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流感/哮喘/慢阻肺临床应用指南》研究、发布与全国巡讲,争取《中成药治疗咳嗽临床应用指南》课题的立项;3、紧跟政策需求合理使用中成药,完成“西学中”培训班课程编写与开班授课;4、组织完成2020年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国中西融合呼吸病学术研讨会召开。


(甄会)


上一篇: 第四届中国中西融合呼吸病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下一篇: 呼吸科医防融合项目在各社康中心陆续开展

用户登录